【专业简介】
★新能源材料与器件【非师范类*本科】2024届招生28人
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(专业代码:080414T)是材料与能源学院为响应国家“双碳”战略和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而设立的新兴工学专业,于2024年正式招生。本专业立足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,聚焦锂电、光伏等新能源领域,致力于培养具备扎实理论基础、创新思维与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,为新能源技术研发、材料开发及器件制造提供人才支撑。
培养方向与课程体系
专业以服务国家能源转型为目标,构建了材料科学、化学、电子工程等多学科交叉的课程体系。学生将系统学习新能源材料的成分设计、结构表征、性能优化及器件集成技术。核心课程涵盖锂离子电池技术、太阳能电池原理与工艺、储能原理与技术、电化学基础等,结合前沿技术如固态电解质、催化材料等,强化学生对新能源产业链关键技术的掌握。实践教学注重工程应用,通过专业实验、工程训练及校企联合项目,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。
师资力量与科研平台
专业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,教师团队均具有国内外博士学位,研究方向覆盖锂离子电池、固态电池、太阳能电池、光/电催化、热障涂层等新能源领域,主持多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。依托江西省表面工程重点实验室及学院先进科研平台,学生可参与教师科研项目,接触透射电镜、扫描电镜、等离子喷涂设备等价值超2800万元的尖端仪器,提升科研创新能力。
产教融合与行业对接
专业与江西赣锋锂业、珠海兴业新能源等14家行业龙头企业共建实习基地,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。通过校企联合实验室、企业导师指导及行业前沿技术课程,学生能够掌握新能源材料制备、器件设计与产业应用的全流程技术,为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。
专业特色与未来展望
专业以“学科交叉、实践驱动、创新引领”为特色,强调理论与应用的有机结合。通过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,学生可拓展国际视野,了解全球新能源技术发展趋势。未来,专业将进一步深化与产业的协同创新,优化人才培养模式,助力国家新能源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。
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,通过前沿的课程设计、先进的科研平台和紧密的校企合作,致力于培养能够引领新能源技术发展的创新型人才,为我国能源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核心动力。